EDG夺冠,背后有什么值得年轻人想到30年后的东西?

时间:2021-12-07 00:47:38 来源:游戏主播网

11月7号凌晨,无论你看到了大街上裸奔的,宿舍里尖叫的还是直播倒立洗头的,你都不要惊讶,这不是因为我们收复了台湾刚好立冬大家吃饱了饺子撑的,而是EDG夺冠了;

当然了下次发生这样怪异的庆祝行为可能就真的是台湾回归了。

这个凌晨,属于那些坚守了6年也骂了6年EDG不争气的淀粉。

这个凌晨的朋友圈、论坛、微博,属于那些立了Flag要去兑现的人

而我这个不懂什么英雄和技能,甚至连BP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人,都坚持从半决赛看到了决赛EDG捧杯的那一刻。如果你看了,你也很难不动容:

EDG有多不被看好呢?世界大赛首次进入8强,然后4强是艰难3:2赢了BO5进的,其它三支队伍都是3:0,而且其它三支都是韩国队,更扯的是4强中20位选手17个韩国人。S赛历来有一个说法,淘汰赛没有赢过一支韩国队拿的冠军是没有含金量的,这次S11赛4强中除了EDG其余三强都拿过至少1次世界大赛冠军,这次好了,要想夺冠要一次性赢两支韩国队伍。所以,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LOL比赛了,什么6年的蛰伏、个人的荣誉在是LPL和LCK谁是英雄联盟第一赛区之争,严格上来说更是一场抗韩大战面前显得那么无足轻重,而之前听到抗韩这样的字眼,还是在中韩足球大赛上,这不亚于一场战争,所以这场赛事的重要性和选手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庆幸的是,我们扛住了,我们可以肆意地在弹幕上打满屏的7777777,更可以骄傲地喊出那句我们是冠军,不破终不立!

不过,今天的这个帖子不是什么抒情帖,因为我并非铁粉,甚至应该算手残党那一类,所以我想写一下这个社会级现象背后不一样的东西,正如你看到的标题那样,我把它归为新消费这一大类。是不是感觉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哈哈哈,这就对了,那就开始进入正题吧:

首先给大家一个数据,这次通过B站主播室观看英雄联盟的人数达到了5.5亿,还不包括别的平台的数据,加起来大概有6个亿左右,我们这里且不纠结于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哈,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这次的比赛热度确实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届,而更让这个赛事或者说EDG夺冠热度达到巅峰的,是央视新闻第一时间发出祝贺,站位EDG,所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EDG这么火了吗?

不过我们再把回忆拉回到这个凌晨,有一张图很有意思:

明显可以把朋友圈分为3类人,兴奋的,困惑的还有反感的,兴奋的自不用提,困惑的这类60、70后会引出我们紧扣主题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反感的一类是因为他们觉得EDG夺冠这件事情不但没什么令人兴奋甚至和国家一直提的防止游戏沉迷的倡议是相悖的,而且半夜乱喊乱叫确实真的很扰民,所以我很表示理解,不过也会引出我们紧扣主题的另一个重要的结论:

说到这里,我再提醒你一下我把EDG夺冠这件事归到了“新”消费这个领域,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有了一点头绪?哈哈哈,没猜到也没关系。我会告诉你答案,但在那之前,很有必要对消费这个词做一个定义:狭义的消费当然就是买买买啦,不过我今天想说的是更广义上的消费:经济学上把消费和投资、出口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而在股市里也经常会听到大消费这个词,可以说是长牛的一个赛道了,那他包括哪些呢,必选消费有食品饮料、医药医疗、纺织制造、建筑装饰、家用电器,而可选消费又包括美容护理、景点旅游、教育、体育、传媒、游戏等。显然我们的这个电竞消费市场应该属于可选消费里的一个板块,具体是哪个呢,我这里再补充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

杭州2022年亚运会发布了8大电竞项目: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炉石传说、刀塔2、梦三国2、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入选。

那么到这里就可以正式引出我们的结论了,首先是两个关键词:

一、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很明显,当前的时代已经是90甚至00后的时代了,不管你承不承认,80前的一代目前能贡献消费的大头就是医疗和养老;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甚至政府,都需要抓住年轻人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或者说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甩开。那么我提出这个结论的意义是什么呢?并非是想说大家都去祝贺EDG或者是接受英雄联盟这个游戏,而是至少在看到别人祝贺或者疯狂的时候不觉得很傻逼,求同存异就够了,英雄联盟都10几年了,这种像过年一样的日子又能有几天呢?

不去憎恨,而是冷静下来想想,为什么大家会对这种新兴的事物如此疯狂?其实这是时代的选择。再过几十年,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卡脖子技术的解决,当中国傲然挺立在世界之巅的时候,大家可以想想,那个时候我们会向世界输出什么?我告诉大家,不是别的,就是文化,这种最高级形态的产物。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石油霸权、美元霸权、科技霸权,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看到背后的文化输出;

所以站在2021年,还有什么比年轻人的消费市场有更大的机会呢?

再去看30年后的2050年,还有什么比文化产业更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心动呢?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

你细品,我这里其实说了两个致富密码哈哈哈;

不过到2050年之前,我们还有2030年、2040年要去思考,这就是要推出的第二个结论了;

二、电子竞技不只是让人沉迷的游戏,也是一种竞技体育,所以也是一种“技”,“技”即技能,和会跳水、会体操、会打篮球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提出这个观点并非在倡导年轻人都去打游戏,而是要告诉大家。要有一“技”之长: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在未来的10到20年,你无论是选择具体如艺术类的音乐、画画、表演、写作,编程,或者是在如科学、文学、医学等领域的钻研,还是抽象的销售、咨询,运营、管理等领域,都要做精,做成一个专家型、技术型的人才,而这种技术最好是可视化,可复制,系统的、不易替代且持续更新的;

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年7月教育行业“双减”之后,10月又出了一个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再一次把这个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国家早在10多年前就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推进只是一直不是特别有成效罢了,而这次踩学科而拔职业也许就是国家政策的微妙之处了,细细揣摩一下也能感觉到未来必定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会相对之前学科类的人才发展的宽度更大。

而我自己感觉最遗憾的,就是并没有早早地去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没有在现有的工作领域做成专家,这也是我选择现在去好好做自媒体的原因,因为我喜欢并且想把自媒体做成至少算一项技能的东西吧,另外还可以产生可视化的东西,如果我的作品和观点能帮到别人也算产生了价值,所以我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你也好好想一下:

你有一技之长吗?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35岁之后你不能靠身体和加班去换取报酬的时候可以靠什么?想通了,不说自己的20年、10年计划,至少5年内自己该去做什么应该是清楚的吧?想好了,坚持埋头干就完了,直到做成这个领域的专家;

这里有一本书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哈,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写的《深度工作》,讲了未来有三种人可以过的很好,都是深度工作的代表,很值得大家静下心来去看看。

同样作为90后,同样站在2021的节点,30年后的2050也许是很美好的,可是很多人却可能会死在2030 ,2040;

比起未来,更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当下,

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最后再借用EDG夺冠的口号来结束吧:2021,不破不立!致我,致你!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