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当年的自由人体系因何而起,又因何没落?我来为你解答

时间:2020-03-03 00:17:11 来源:游戏主播网

自由人体系,相信很多玩王者荣耀的玩家都有所耳闻,作为昔日统治高端局甚至KPL的王牌体系,经过了版本的更迭,到S18赛季更是近乎绝迹,今天笔者就以第三者的视角,为大家讲述自由人体系的前世今生。

根源

自由人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射手打野,与传统的刺客打野通过抓人滚雪球的方式不同,自由人体系更加注重运营。前期尽可能的避战,专心吃线和野区资源,快速形成战斗力,之后帮助线上队友推塔压线。这种打法早在17年就已经有了雏形,当时的李元芳就是唯一一个可以打野的射手英雄,因为李元芳本身的机制就较为特殊,虽然定位射手,但是他的单点爆发和控龙能力丝毫不逊色刺客打野,二技能的位移也给予了李元芳一定的自保能力,从而不需要依赖闪现保命。这种体系在当时的KPL中传播甚广,当时最出名的两支队伍AG超玩会和QGhappy就经常使用李元芳打野这套体系,不过两者在打法上还是有着许多不同,AG超玩会的打野梦泪是刺客出身,拿到李元芳之后的打法也和刺客如出一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人体系,只能算是手比较长的刺客。

而QGhappy在拿到李元芳之后更加注重运营,通过前期短暂的发育后帮助线上队友推塔压线,打法上更加接近自由人体系。而QGhappy靠着这套体系也是在当时的KPL过关斩将,拿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冠军,自由人体系先进的思路已然体现出来。

在之后的时间里李元芳就一直作为射手打野的独苗存在,毕竟李元芳的机制太过特殊,想要找到和李元芳一样的射手显然是不大容易的,自由人体系也 长期没有进展,只是作为李元芳的特殊打法而存在着。

雏形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一名新英雄的出现,就是当时被誉为射手之王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自身虽然是射手,但他的主要伤害来源是一技能和末世的搭配伤害,这也就意味着马可波罗在后期打不过绝大多数射手,但是前中期凭借着末世战斗力可以碾压绝大多数射手,这点和李元芳有些类似。而当时为了让马克波罗尽快发育,尽可能早的做出核心装备末世很多人也是想尽了方法,最流行的莫过于“打野噩梦流”,当时的打野刀即使不带惩击也可以出,所以马可波罗即使带闪现也是可以出打野刀的,并且当时的追击刀锋(二级红色打野刀)击杀野怪可以叠加攻速,能大大加快马可波罗的发育速度,这也就演变出马可波罗当时的打法:优先吃线上资源,之后出打野刀将红BUFF、靠近下路的魔种鸟以及河蟹一起吃掉,可以说马可波罗一个射手就承包了我方30%的野区资源 。

这肯定会影响打野的发育,尤其是李白、娜可露露这种野核英雄更是苦不堪言,马可波罗也就成为了当时打野玩家最讨厌的射手之一。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打法确实有其先进的思路,马可波罗的发育速度也明显要比其他射手快上一大截,在出完末世后战斗力能完全压制对手打从而建立优势,这种同时吃野区和线上资源的思路也是自由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爆发

自由人体系真正的进入大众视野是在17年到18年之间,当时还在次级联赛的BA黑凤梨另辟蹊径。开发出了以马可波罗为核心的自由人体系,也就是说让马可波罗完全成为打野英雄,以野区资源和线上经济为主快速发育,等出到了核心装备末世后就可以带领起整个团队的节奏,并且因为马可波罗没有蓝条,还可以将蓝BUFF让给中单,这种先进的打法也让当时的BA横扫次级联赛,因为自由人体系的节奏实在是太过无解,并且自由人体系以推塔运营为主,很少有团战发生,这也就提高了这套体系的容错率,比起野核体系,自由人体系不仅收益极高,并且非常稳定。

但自由人体系虽然是BA黑凤梨最先使用的,但真正将他带入KPL舞台的却是XQ。当时的XQ原本是想要用李元芳打野,但却被对方先抢走了,无奈之下只好选择马可波罗来替代李元芳,当时的解说们都不太看好马可波罗打野,毕竟这是KPL从未有过的新体系,次级联赛也只有BA黑凤梨一支队伍在使用。但当XQ使用过之后才发现效果异常的好,从那一刻开始自由人体系正式从KPL上扎根生枝,因为自由人体系实在是太难以反制,想要克制自由人体系只能用同样的体系去克制。

在这个时候也开发了众多用来打野的射手进行自由人体系的开发, 当时的新英雄凭借着自身的多属性位移以及机制上十分克制马可波罗从而成为了和马可波罗平起平坐的存在,人称“公马大战”,而孙尚香、成吉思汗、百里守约和李元芳也因为自身较强的保命能力和推进能力成为了自由人体系第二梯度的存在。至于像后羿、鲁班七号这种传统射手因为发育周期过长且缺乏保命能力,无法成为自由人体系的核心,从而沦为版本弃子。而野核也因为强度不如自由人体系,从而逐渐没落。

压制

自由人体系称霸KPL后,很多大神玩家都开始纷纷效仿。在高端局中自由人体系也开始风靡,这样一来官方就很着急了,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体系能比肩自由人体系,自由人体系在高端局的强度已经无法反制,为此官方只能去削弱公孙离和马可波罗这两大顶级自由人体系射手,但是无论怎么削弱,体系的优势始终存在,马可波罗等英雄依旧是高端局乃至KPL非BAN必选的存在,而在低端局玩家却对自由人体系不甚了解,依旧拿马克波罗、公孙离这类英雄走边路,而没有体系加持的马可波罗自然就会原形毕露,在排位赛胜率甚至跌到35%,而公孙离也好不到哪里去,基本上都是在40%胜率左右徘徊,至于 李元芳等T2梯队的自由人射手,在路人局已然是冷门的存在,高端局都很少有人拿出来使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低端局与高端局和KPL他们之间的平衡性问题已经彻底崩坏,想要顾及KPL自然就无法照顾到低端局的环境,但站在低端局的角度去调整英雄,却又会造成高端局和KPL的严重失衡,为此官方只能通过调整野区和装备来限制自由人体系,甚至是将其灭绝,从而来维持游戏的平衡。

为此官方通过野区调整和装备调整想要限制自由人体系,先是将追击刀锋和贪婪之噬的攻速属性改为攻击力+冷却缩减属性,让这两款打野刀成为刺客专属,降低对射手的增益。但这一次的改动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很多自由人射手将出装直接换为巡守利斧增加血量,以此来增加自身容错率。

第二次的调整是针对野区红BUFF,将红BUFF的减速效果近乎砍半,官方的思路是想要通过削弱红BUFF的减速效果来降低自由人射手带节奏的能力,毕竟减速属性是绝大多数射手留人的本钱,但这一次的削弱效果更加糟糕,几乎对高端局和KPL毫无影响,因为高端局和KPL的配合都非常好,并不是很依赖红BUFF的减速效果来留人,并且这一次的削弱还留下了相当严重的后遗症,因为红BUFF可不只是野射专属,他还属于边路射手啊!当时的边路射手原本就因为野射的崛起而日渐式微,这一次的削弱更是让边射雪上加霜,在路人局的强度进一步降低,从而边射在低端局也是近乎绝迹,并且还导致了红蓝BUFFF增益效果差距太大被玩家诟病了好几个赛季。

第三次的调整则是对自由人体系的重创,这一次官方针对野怪进行了大调整,将野怪变为和LOL类似的分裂野怪,对于刺客来说打野速度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因为近战英雄是平A都是AOE伤害,但对于一种射手打野来说就很伤了,因为射手的都是单体伤害,野怪分裂势必会影响到大量自由人射手的发育速度,进而延缓整个体系的节奏,这一招不可谓不狠,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由人体系的整体节奏确实被延缓了不少。

不过这一次的调整还是没有达到官方的预期,原本官方的意思是想彻底根除自由人体系,但却忽略了很多射手技能的伤害对于清野效率的提升,例如公孙离的二技能、李元芳的一技能都有着非常强的AOE伤害,野怪分裂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在这场扼杀自由人体系的调整中还让一个射手意外崛起,她就是孙尚香!孙尚香的强化普攻有着高额的穿透伤害,二技能和大招也都是AOE伤害,野怪分裂不仅没有对孙尚香造成影响,甚至还让孙尚香在野射中的地位提升,甚至压过了马可波罗的强度,和公孙离并驾齐驱,这次的调整,最终以失败告终。

绝迹

第四次的调整可以说是将传统的自由人体系赶尽杀绝,这一次的改动也是十分简单粗暴,直接将打野刀修改为无法对远程英雄生效,这一刀无疑是重创了野射英雄,毕竟没有打野刀的伤害加成,野射的发育速度完全是比不上正常打野英雄的,更别说节奏等问题了,而官方这一次考虑的也是比较周全,给当时一众野射代表人物都留了后路,像当时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马可波罗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加强,不仅弥补了之前削弱的伤害,还大幅增加了清线能力,而公孙离的二技能AOE伤害也增加了不少,变相的提升了清兵能力和线上单杀能力。官方通过加强射手的线上能力来缓解他们脱离自由人体系后的强度问题。

融入

虽然说传统的自由人体系已然绝迹,但很多人都可以发现,在当时的比赛中依旧有着不少自由人体系的影子,射手虽然看似重归边路,但当他们具备一定战斗力后就会和打野调换位置,变成射手吃野区经济,打野英雄转边路对线,这种做法可以说是自由人体系的变种,依旧保留了自由人体系的内核,不过能将射手转移到线上,也算是成功的改动了。

眨眼来到S17、S18赛季,发育路经济的提升给了射手新的生机。除了马可波罗这类节奏性射手,连后羿这类大后期射手也得以登场,毕竟发育路经济的提升让他们可以更快的来到自己的强势期,而我们也能发现,无论是高端局、还是低端局的射手,他们的射手在吃完线上经济后都会进入野区拿部分经济,以此来加快发育速度,这种思路和当时自由人体系的初衷不谋而合:快速吃掉一切可以拿的经济,之后撑起团队的节奏走向胜利,虽然说以野射为核心的自由人体系已然不在,但他的核心思路和打法早已深入每一个射手玩家的心,给射手这个位置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

自由人体系,虽然看起来不在了,但其实它一直都在,永久都在。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