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总统推荐的FPS“大作”,上线暴死并引发行业灾难

时间:2023-03-14 06:04:27 来源:游戏主播网

遥远的亚平宁半岛,地中海北岸,那里有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是《刺客信条2》的舞台,文艺复兴的中心。

意大利,被浓厚文艺气息环绕的国度,旅游业发达,拥有罗马、佛罗伦萨这样的顶流人文城市,为不少打算圣地巡礼的玩家、历史旅游爱好者所向往。

但在同属第三产业的游戏业上,这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能说年轻,算是整体强于国内的欧美日游戏产业圈的一个例外。

前年相关机构统计过,意大利不足两千人的游戏开发者,分散在全国超过一百五十家的工作室中,可见规模以中小为主。这里最出名的游戏公司是发行商505games,发行过《死亡搁浅》《泰拉瑞亚》等名作;开发上,作为法拉利的发源地,意大利很多游戏工作室专注制作竞速游戏,顺便恐怖游戏做得也还行,突出对肾上腺素快感的专精,略显偏科。

你能发现这似乎不太对,经过几十年发展还这个进度,应该是被什么拖慢了。

因为十多年前的2011年,或许才是意大利游戏业的新元年,非正面意义的。他们的游戏行业彼时正经历一次不得已的“重建”——至少是信心的重建——而那之前有一场灾难,它被称为意大利游戏业最大的丑闻,差点就把意大利游戏人刚刚端稳的饭碗摔个稀碎。

前不久,国外有媒体找到了当年的关系人,终于从他们口中得到“意大利大崩溃”的些许幕后。我们才有机会了解,一款游戏,能对一个国家的游戏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

1、

整个事件开始于2010年11月的一天,意大利正举国欢庆150周年,他们自全境统一已经走过一个半世纪的时光。隆重的国家级庆典上,时任意大利总统“出人意料”的参与公布了一款叫《叛逆青年》(Gioventù Ribelle)的FPS单机。

之所以令人意外,因为在这样政治、历史意义拉满的场合,经常作为背锅侠登场的电子游戏成为其中一环,相信无论玩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会感到一丝迷惑。

尤其是在意大利这个不怎么重视游戏产业发展,且主流媒体还会熟练大肆批判游戏的国家,更有莫名的反差。

之前经典恐怖游戏《蔷薇守则》在意大利发售时,就遭到杂志编辑撰文猛喷,色情暴力血腥一气呵成,文章还很标题党,称“谁把女孩活埋,谁就赢”。但实际上活埋场景只存在于预告片,且是主角的梦境里,用来烘托惊悚的氛围,所谓虐待、性暗示也是必要限度的表达需要,何况游戏给的分级16+。

而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在对游戏略显抵制的社会氛围下,总统亲自下场安利国民,让各位年轻人记得去玩游戏,因为它能传达积极的精神,感受为国家而战的美好。

《叛逆青年》是给当初为国家统一奋斗的缔造者的献礼。换言之,这款游戏被政府官方赋予了价值。不是经常有某游戏ip经过多少年推出纪念作的概念么,《叛逆青年》便是意大利统一150周年的纪念作。

如此正当的理由,爸妈都没理由再阻止年轻人去玩了。顺理成章,统一庆典那天后的《叛逆青年》在全国顿时家喻户晓,这也是电子游戏在主流舆论界迎来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个高光仅持续了几个月,便如流星一般消逝。2011年3月,万众期待的氛围中,游戏上线了。没过几天,它的下载链接便在网上光速消失,好像从没存在过一样。

因为玩家真正经手这个国家级项目后,便很快被其质量“折服”。网上谩骂声此起彼伏,有人激动表示这是他玩过最烂的游戏。媒体和业内人士都没搞清状况,游戏的状态就成了推出时间另行通知。

要知道,之前说好的可不是这样。除了总统站台,游戏宣传之初用“与国际3A接轨的大作”“国家青年部部长、博物馆倾力推荐”“由意大利最优秀游戏设计师制作”等卖点,来强化对外印象,一度勾起了无数人的兴趣,论坛里求资源的帖子频繁涌现。

但仅用两天,跟评的内容就变成了对之前求资源行为的嘲讽。

那么这款被拿到国家庆典上,由总统背书的“大作”是什么样的呢?毫不客气的说,烂透。

就像上面那个玩家评论所提到的官方介绍,青年部长向国内的年轻人推荐《叛逆青年》时,称它会“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大家参与其中,获得感动和思考,并通过这种流行形式来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叛逆青年》以完全反向的方式超额达成了上述目标:

首先,历史。游戏取材自意大利正史,第一章讲的是国王军打进梵蒂冈城消灭教宗国,完成了国土的统一。玩家扮演无名士兵,一路上穿过乡村,进入古罗马墓穴,来到现今总统府所在的奎里纳尔山上,将信送给教皇。主线倒没啥,问题出在充斥的历史错误上,比如不符合时代的教皇穿着,还有武器音效。不用怎么仔细听你就会发现,一战尚未发生的时间点,先进的二战武器在这里喷吐火舌。配上一身现代款的教皇,玩家只能承认,要么自己穿越了,要么教皇穿越了。

其次,参与感。游戏第一章的场景切换得奇快,和抖音上剪得支离破碎的影视剧有得一拼。一方面真实性极强,任何角色包括npc都能被射中,即便作为剧情重要角色出现的教皇,你也可以采取向他射击这种宗教意味很危险的操作。另一边又很魔幻,敌人大部分时间都像吃了砸瓦鲁多一样定格在那儿,如果你这时朝敌人射击,他不会给你任何反馈,他free了。而过于接近教皇的话,他会直接将你传送回关卡起点,诠释了什么叫神圣不可侵犯。

思考和感动也确实有。很多人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意大利,亲自参与了一场针对教皇的袭击。游戏发售时既没登陆steam,也没有实体盘。复杂的安装方式,以及相比其他虚幻3引擎制作的游戏,明显拉一大截的粗糙画面,令每位玩家沉入游戏前就能尽享感动;平均“长达”五分钟的第一章游玩时长,更使这种感动迅速转化为回味。

(以及鬼畜)

加上原本该正常推出的第二章第三章都没实装,让玩家等后续的操作,《叛逆青年》深刻的教会了人们“耐心”和“忍”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这部在宣传层面“历史教育意义满分的大制作”。其正体,是一款包含平行世界元素,玩法粗糙,画面拉胯,算上三章满打满算可能只需十五分钟通关,并机制上允许枪击宗教领袖,百分百与初衷背道而驰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

这已经不是企业级忽悠了,是国家级诈骗。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游戏刚开启下载的那段时间,还因为意大利中部阿涅内河发洪水冲断服务器附近的供电,导致全国玩家的下载中断了几个小时。如今人们回想起这事,估计会迷信的认定是上帝在发功阻止游戏面世。

但它诞生了,带来的是一次落差极大的开幕雷击,游戏将在人们尚未搞清楚发生什么时便已通关,留下关于时间,关于历史,关于人生的大思考。

2、

如果只是一款单纯的烂作,让它成为互联网的尘埃默默消散就好。而诡异的是,它明明作为纪念作品出现。上至总统,下到底下的开发者,竟然没人发现这款游戏根本不该上架,至少不该以这样的完成度上架。上升到庆祝国家节日的高度,中间却无人把关,可谓离谱。

《叛逆青年》不出意外的丢脸丢到了国外。大洋彼岸美国的游戏媒体看起笑话,并考虑将它列入电子游戏有史以来最烂游戏作品表。当然,这事没有在意大利国内产生多大波澜。因为到了2011年下半年,原本会有的《叛逆青年》第二章和第三章也干脆鸽了,游戏彻底成为讨人嫌的烂摊子,已经没精力再骂和质疑的人们,也不愿再关心这破事了。

(当年的报道,拿来对比的《big rigs》

也是一款空前烂作)

后来的讨论,以及少数玩家试图发现真相的声音皆被互联网“奇怪”地掩盖了,也没有关系人员出面给说法。直到十几年以后,部分暗线和幕后才被揭开。

其实,早在游戏上线引发轩然大波的第二天,一名用户在游戏论坛发帖澄清,表示《叛逆青年》是他和同学一起开发的毕设,曾鼓吹游戏“老牛逼了”的负责人是他们学校的教授。“被选择”这个项目后,他们觉都没怎么睡好,一边复习准备考试,一边加班加点赶工几个星期,才终于完成《叛逆青年》。

难以接受的网友回复:“你TM跟我说,庆祝一百五十周年的游戏就这么交给了一群学生,还没预算?”这很资本主义。

没两天,教授公开证实了那名用户所说,同时马上改口,游戏的确由学生免费完成,所以“拿去和专业的商业游戏比是不妥的。”仿佛这款被委以国家重任的游戏能烂到这地步,只有当它是怀揣热情却技术不到家的学生作品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原谅。

好家伙,改口比翻书更快。当“意大利最优秀开发者”的真身,被曝是实际学CG动画三年的大学生。游戏的官方定义口径也从当初的“意大利游戏可与国际主流游戏竞争的证明”,迅速下调到了“用爱(国热情)发电的文化题材demo”。

但预算其实是有的。游戏网站不仅显示拉到了赞助,时任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意大利分会主席也确认,初期有50万欧元的公共开发预算拨给了《叛逆青年》,应该是用于营销,只是最后钱哪去了无从证实。

而我们现在知道,之所以一群被压榨的倒霉学生。赶工做出来的垃圾游戏能层层闯关,直通国家庆典,中间每个人多少都知情,有些则确实不懂游戏怎样才算好,他们只看到了游戏被强行套上的教育和经济意义,然后便默契的成了“帮凶”。

此时,那位负责人教授仍在进行胜利宣言:“从文化demo的角度,《叛逆青年》圆满完成目标,它将会吸引大量国内投资进行游戏开发。”

不过现实是,此时没有大公司决定涉足游戏业,更没有大型游戏项目开始制作。意大利的游戏行业几乎陷入停滞,公共预算愈发减少,对环境感到失望的中小开发者陆续离开意大利,前往欧洲其他国家工作。最夸张时,只剩下几家工作室在这里苟延残喘。

IGDA意大利分会在事后一封公告中写道:“《叛逆青年》的存在是一个不幸,它冒犯了在游戏行业勤奋工作的意大利开发者,并让本国游戏行业陷入危机。”

(载入界面直接扒的虚幻引擎公共素材)

而经过多次低调处理,《叛逆青年》从在游戏媒体和主流媒体中逐渐销声匿迹,没什么人谈论了。

但往严重去渲染,这款失败作确实如公告所说,引发了游戏行业,乃至国家的信用危机。本来被不知情的玩家和从业者寄予厚望,成为国家扶持游戏产业象征的它,像是蝴蝶翅膀扇动出的飓风,将本从金融危机泥潭中爬了半截出来的意大利游戏业吹了回去。

余波向外扩散,那些想挖出所有真相的言论,都被所谓的“黑幕”触手般裹挟淹没。IGDA意大利主席就在透露真相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威胁,最后被迫离开意大利工作,前往了英国,并称“已不关注意大利游戏业。”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

再之后,意大利游戏业耗费多年才恢复元气。他们的竞速游戏如今在全球小有名气,本地开发者的技术水准也有明显进步,像育碧在米兰招到的开发者们,和任天堂合作开发了《马里奥疯兔》,去年人文气息浓厚的恐怖游戏《玛莎已死》也得到中国剧情党玩家的青睐,前景一片光明。

(《玛莎已死》)

故事该结束了,但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已然深远。

3、

十年之后的意大利游戏业,业内人士仍对《叛逆青年》的真相讳莫如深,仿佛稍微接近根源,第二天就会遭遇不幸。

一开始,《叛逆青年》被政客和学者专家当成了攫取某种利益的工具。它存在的真正价值是年轻人的选票,也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某种理念,唯独偏离了游戏最纯粹的本质。那么完事后,工具自然会被随意丢弃一旁,一国的游戏行业陷入衰退,也只是附带影响罢了,只有玩家和从业者真的在痛心。

当年同样公开为游戏背过书的前青年部长/现总理梅洛尼,如今不出所料的成了那种在报纸上指责年轻人“只知打游戏,不知去工作”的老派政客。也许她始终如一,从未变过。而这个国家的玩家对“国产游戏”的概念,现在要说完全没有心理阴影,应该不太可能。

这也让我联想起,国内曾有过一款类似《叛逆青年》的影响,古早游戏媒体笔下“以一己之力将全国玩家打入万丈深渊”的游戏——《血狮》。令人庆幸的是,其中并没有什么政治因素,但这款游戏当年承载的期望之大,是个不逊前者的传说。

发售前,《血狮》在广告中被冠以“超越《命令与征服》”的超高评价,保家卫国的题材更是很多人花钱的决定理由。但《血狮》超级货不对版的烂,让它在千禧年前夕彻底干翻玩家的信任小船,彼时燃烧起来的“国产游戏=大便”的怒火,至今还留有余温。可见当一款游戏足够出名时,它创造的影响量级,就不能再只用游戏的框架去看待。

都知道,雅达利大崩溃是一部游戏引发的连锁反应。它展现的是一个系统的积重难返。而这样的连锁反应可能就在世界各地的游戏行业,规模不一的发生着。有时打击面是一国,更多时候打击的是特定的圈层,导致一个玩家群体信心的崩溃,一个IP的消失或者公司倒闭,大伙很多时候只能在一旁观望,无能为力。

但作为个体,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只记住一个简单的事。当游戏背负的功能太多,很难不变味,让它回归纯粹的娱乐性就好,教育意义什么的还是麻烦往边上稍稍吧。

参考资料:

kotaku:《Shooting The Pope: The Near Ruin Of A Country's Gaming Industry》

puntoinformatcio:《Gioventù ribelle, dubbi sul videogame per i 150 anni》

wikipedia&Wayback machine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