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剑圣是宫本武藏,中国古代剑圣是谁?当然不是易大师

时间:2023-04-22 16:36:32 来源:游戏主播网

中国古代,有很多圣人,比如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武圣关羽,兵圣孙武,诗圣杜甫等等。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被后世尊为圣人,说明此人的某项技艺已经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甚至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平。那么,在这么多的古代圣人中,有没有一位“剑圣”呢?

“剑圣”的名号我们非常熟悉,提起剑圣。恐怕会有很多读者会想起日本的古代剑圣宫本武藏,也有读者会想起那句“我的剑,就是你的剑”,也就是网络游戏中的无极剑圣易大师。但我们的古代剑圣当然不是易大师!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中国古代的“剑圣”。

日本剑圣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是日本战国末期的剑术大师,他生活在公元1584年—1645年,对应的中国古代是明代末期。据说宫本武藏的剑术非常厉害,他还留下了一本剑法秘籍,名叫《兵道镜》,影响了日本后期几百年的剑法流派。也不知这本《兵道镜》能不能打得过令狐冲的独孤九剑。

在关于宫本武藏的传说中,他在剑法领域有三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是击败如日中天的剑法高手佐佐木小次郎,这一场战斗就像张无忌在光明顶单挑六大派那样,让宫本武藏一战成名。宫本武藏信奉“一切即剑”,佐佐木小次郎信奉“剑即一切”。所以,宫本武藏击败了佐佐木小次郎。这是剑法境界的差距,不是剑法招式的差距。第二是他创立“二天一流”这个剑法流派,对日本后世剑术影响深远。

第三是宫本武藏一人一剑,击杀了吉冈流派七十六人。当然了,笔者对这一点也表示怀疑,一人单挑76人,就算人没事,剑刃也得卷口了。宫本武藏虽然一人能够击杀76名敌人,可这也不是能够无法比拟的战绩。我们古代的西楚霸王项羽、十三太保李存孝、唐代悍将薛仁贵,都有过力敌百人的记载。

世间之寂寞,莫过于无敌。宫本武藏自称:“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剑客,比试六十余次,不曾失利。”60余战全胜,不曾一败。所以宫本武藏在日本的地位极高,是日本古代无可争议的剑圣。那我们古代的剑圣又是谁呢?

中国古代剑圣

中国的剑圣是谁?笔者想说的是,不管是谁,当然不是无极剑圣易大师!跟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兵圣孙武不同,中国古代的“剑圣”既没有古代朝廷的认可,也没有民间统一的认定,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一般来说,大部分人认为是唐代的剑术高手“裴(péi)旻(mín)”,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如果仔细查看裴旻的相关记载,就会发现关于他的剑术描写,史书中用的都是“剑舞”两字。裴旻的母亲去世时,他想请画圣吴道子为他作画超度,但吴道子说:“不行啊,我没有灵感,你给我跳一支剑舞吧!”于是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吴道子看到后灵感激发,挥毫泼墨,化成了一幅佳作。

我们看看裴旻的“剑舞”描写,把文言文翻译过来也就是说:裴旻把手中的宝剑扔向空中。宝剑掉下来后,他用剑鞘非常精准的接住了下落的宝剑。裴旻因为这次的“剑舞”震惊了在场的几百人。因而裴旻的剑舞,和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笔者怎么感觉这有点像杂技,不像是能够笑傲沙场,杀敌百人的凌厉剑法呢?

而且,裴旻的剑法怎么会跟李白的诗歌、张旭的书法并列呢?诗歌和书法都是文艺类的技能啊!所以,笔者觉得裴旻的剑法更像是一种表演性质的舞蹈,而不是真正杀敌的剑法。因而,笔者心中的中国古代剑圣,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盖聂!

战国时期,一个剑客的时代。各个诸侯都在培养自己的剑客,有的是为了提高士卒的战斗力,有的是为了进行特种作战,比如行刺。在这众多的高水平剑客中,荆轲可谓是佼佼者。能够被委派去行刺嬴政,说明荆轲的剑法深得认可,几乎就是当时顶尖水平。但是盖聂呢?他可以吓得荆轲魂飞胆丧,落荒而逃!

盖聂几乎不用出手,荆轲就知道自己败的毫无余地,直接逃跑。这是一个剑客最大的屈辱,荆轲面对强敌连剑都不敢拔!打个比方,如果说荆轲是《天龙八部》中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乔峰。那么盖聂就是深不可测的扫地僧,不用出手就让你乔峰知道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中国古代剑圣究竟是裴旻还是盖聂,或许还有其他剑法高手,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是笔者觉得,提起“剑圣”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网络游戏的中的一个角色,易大师。当我们了解历史人物、了解我们的古代文化,居然需要靠一个网络游戏去推动时,才是一个时代真正的悲哀。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