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手游时代的「沪上暴雪」

时间:2023-06-14 12:31:16 来源:游戏主播网

曾几何时,上海几家“游戏新贵”的员工私底下这样称呼彼此:米哈游是徐家汇蠢驴(CDPR),莉莉丝被称作漕河泾暴雪,而手握TapTap的心动则理所当然是闸北任天堂。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米哈游和暴雪联系在一起。比如你可以在知乎、B站等社交媒体看到诸如此类话题:“米哈游和《原神》在游戏史上的地位是否已经超越了暴雪和《魔兽世界》”“米哈游会成为下一个暴雪吗?”“米哈游会再现暴雪曾经的辉煌吗?”“米哈游的上限是暴雪王朝还是华特迪士尼?”各种猜想不一而足。

而暴雪玩家大本营NGA更有论坛用户掷地有声地发出灵魂拷问:“如今米哈游的地位是否原本是属于暴雪的?”直接把中国最后一群暴白给干沉默了(可惜我忘记截图了,而NGA水区又定时冲水)。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沪上暴雪”这一名号就慢慢开始安放在米哈游头上。

坦白说,从这两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游戏企业身上,我们确实能找到某些微妙的共通点:二者都是过去及眼下当之无愧的明星公司,它们都拥有或拥有过一大批忠实拥趸,它们所创造的部分游戏都堪称游戏发展史中某个阶段的里程碑式作品;最关键的是,暴雪和米哈游分别是端游和手游两个时代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作为2000年开始接触《星际争霸》的暴雪全家桶玩家、老暴白,以及自2017年起陆续入坑《崩坏3》《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的舰长、旅行者、开拓者,我无意拉踩这两家公司,但我必须得承认,在如今的米哈游身上,我的确看到了一些暴雪“少年时期”的影子。

我先用魔兽世界在线时长和原神UID叠个甲

少年暴雪与“沪上暴雪”

如果你对暴雪和米哈游创业史稍有了解,也许会惊叹于二者惊人的相似性。

199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三名学生Allen Adham、Mike Morhaime、Frank Pearce机缘巧合下相识于一个计算机科学项目,毕业后三人共同创建了Silicon&Synapse(硅与神经键)工作室,也就是日后的暴雪,并由此拉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PC游戏传奇。

整整二十年后,米哈游三位创始人蔡浩宇、刘伟、罗宇皓出于对ACG文化的共同热爱,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D32宿舍创立miHoYo工作室。

更“凑巧”的是,早期的暴雪及米哈游均对游戏的真正乐趣和游戏内容异常执着。

在最少年意气的年代,为了保证游戏质量,暴雪两款RTS力作《星际争霸》《星际争霸2》分别跳票两年和三年之久,时间短一点儿的《暗黑破坏神2》也延期了半年发售。毫不夸张地说,在彼时玩家眼中,“暴雪跳票”并非贬义,而是又一款精品游戏即将诞生。

不止如此,暴雪还善于“撕票”。其“刀下亡魂”包括且不仅限于耗时7年、花费无数人力财力研发的次世代MMORPG《泰坦》,砍掉的理由是“我们无法找到游戏的乐趣”。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从《泰坦》余烬诞生的《守望先锋》拿下了2016年TGA年度最佳

相似的“少年心性”同样见诸米哈游。在做出小有成就的《崩坏学园2》后,米哈游没有止步于2D,而是继续押注3D,并在2016年推出在当时看来画面效果炸裂的二次元ARPG《崩坏3》。而在《崩坏3》后,米哈游又再次豪赌开放世界,耗资上亿美元、赌上《崩坏3》的大半利润,搏出手游时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作品《原神》。

不过相比游戏开发,我觉得米哈游与暴雪的相似之处更在于二者对GaaS产品(服务型游戏)的理解、在品类和赛道的突围,以及对自家IP的拓展和延续。

众所周知,虽然《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魔兽世界》《炉石传说》等暴雪经典代表作并非RTS、MMORPG或是CCG的开山鼻祖。却通过微创新做到了各自品类的集大成者,而《暗黑3》《魔兽世界》《守望先锋》更让暴雪成为行业少有的集多个长线运营型端游于一身的游戏公司。

米哈游家的游戏亦是如此。无论是2016年的《崩坏3》,还是2020年的《原神》、今年的《崩铁》,虽说三款产品都没有开品类之先河,但在移动端已堪称ARPG、开放世界、箱庭回合制RPG的绝对顶流;更不用说,凭借多平台+F2P模式+长期稳定更新优势,后两者的体验几乎是独一份的。此外,就如暴雪在魔兽IP的基础上延伸出RTS、MMO、CCG等产品,米哈游也将崩坏IP一脉相承地延续到《崩坏3》和《崩铁》。

但很少有人会想到,两家拥有相同气质的公司最终将在端游与手游的更迭,以及用户群体的变迁中相会,完成时代和使命的交接。

被全面“接管”的当代玩家

时至今日,“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佳话已飘零于旧时代的残梦,而米哈游却在推出数款精品游戏后在用户中建立稳定的品牌形象和信任感,并顺利接棒暴雪的昔日口碑。

事实上,身为一名跨越端游手游两个时代,深入体验过暴雪和米哈游绝大多数游戏,长期潜伏NGA、米游社等用户社区的普通玩家,一个最令我感慨的现象是:米哈游之所以被玩家称作“沪上暴雪”,是因为其游戏所输出的文化及内容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年轻用户群体。

曾以暴雪玩家为主流的NGA,如今米哈游玩家已不在少数

正如暴雪一度统治了中国80后90后一代的端游玩家,如今的米哈游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内容狂潮,快速席卷00后一代的手游用户。

在21世纪的头十年,无数玩家被MC火焰之王拉格纳罗斯的惊世亮相震撼,哀叹阿尔萨斯王子饱受摆弄的命运,对“爱与家庭”“斯塔文的传说”等魔兽经典任务如数家珍。

世易时移,用户喜好天翻地覆,而今玩家惊艳的是与雷电将军的终极对决,可可利亚一战的精彩演出,津津乐道于原神森林书,崩铁“克拉拉与太阳”、“致:黯淡星”。

而较之剧情,米哈游所塑造的游戏世界,还在感官层面给予玩家无比强烈的视听感受。

从艾泽拉斯的艾尔文森林、贫瘠之地、永歌森林,到提瓦特大陆的蒙德、璃月、稻妻;从魔兽玩家耳熟能详的BGM《Stormwind》《Ironforge》,到由HOYO-Mix出品的「原神原声集」;从《守望先锋》CG短片,到原神「冬夜愚戏」、崩铁「飞光」,仅仅数年间,米哈游便用全新的幻想世界全方位接替了暴雪游戏在年轻玩家心中应有的位置。

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玩家的游戏生活之外。

15年前,当网游玩家打开优酷、土豆等网站,映入眼帘的视频是《我叫MT》动画、苍天哥“高端玩家教你打战歌峡谷”、《亡灵序曲》,是法神V大PvP视频、小智解说澄海3C。

而在15年后的今天,随B站等二次元社区一同成长起来的手游用户。终日耳濡目染的是原神、崩铁琳琅满目的各类UGC、PGC内容,他们的所见所闻不只是《三神凑不出一摩拉》、「胡桃单曲《嗷》」等用户“为爱发电”的高质量二创,「钟离:听书人」、雷神胸口拔刀、「神女劈观」等破圈的官方原生内容,更是玩家在肯德基门店喊出的那句打破次元壁的口号——“异世相遇,尽享美味”。

于是,在游戏内容、感官熏陶、外围声量等多重推力叠加下,米哈游便顺理成章地被推到暴雪曾端坐的“头把交椅”之上,被众多用户寄予厚望。

就如多年前端游玩家看待暴雪一样,此时此时在部分玩家眼中,米哈游是家将精品内容当作“无上教条”的游戏公司——它忠厚而踏实,且追求创作的极致;而在连续做出原神、崩铁后,玩家更加死心塌地地视米哈游为信仰,认定米家游戏“必属精品,一出必玩”。

此时此刻,便如彼时彼刻。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007年《魔兽世界》首部资料片“燃烧的远征”刚发售那会儿的盛况。记得当时看一则新闻报道,一名美国魔兽玩家手捧游戏包装盒接受电视采访,脸上满是溢于言表的喜悦与期待。而在暴雪落魄后,笑容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米哈游玩家的脸上。

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

“王权没有永恒”——这是刻在魔兽玩家DNA里的名台词。

一语成谶。几经浮沉,旧日的端游霸主暴雪早已跌落神坛,手游行业又一直缺乏让玩家心服口服的厂商,但偏偏每个时代的玩家总是渴望新一代王者的到来……没办法,毕竟普罗大众的娱乐需求摆在这里。而今,无数来自民间的呼声指向了手游时代的超级新星——米哈游。

当然也有人发出质疑:当这家公司发展太过顺遂,对既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太过自信,是否也有可能走上暴雪当年走过的老路。但至少在我看来,米哈游绝不会步暴雪的后尘。

这种笃定一方面来自于我对米哈游三位创始人的信心。他们的成功来得很早——现在才36岁,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远没有退休养老的打算。在余下的漫长创业生涯里,三人还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去做创新,去打造梦想中的“可容纳10亿人的虚拟世界”。而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米哈游接连投资了脑机接口、核聚变、AI等看起来和游戏不沾边的科技领域。

另一方面,看好米哈游的原因,还在于其相对纯粹的股东结构。要知道,米哈游仅在公司成立早期完成过天使轮融资,如今绝大多数股份依然掌握在三位创始人手中,这也意味着其公司战略、产品发布节奏几乎不会被外界裹挟。

而且,由于内部奉行扁平化管理方式,因此米哈游员工虽已超5000人,但“大公司病”却始终没有缠上他们。再加上创始人相对较直的脾气(最典型的例子是,砍掉Project SH项目时公司CEO蔡浩宇曾发内部信直言:“既然这条路走不下去,就果断点,把它埋了。也不用浪费时间写冠冕堂皇的邮件了。”),所以米哈游显得更加收放自如。

我相信上述特质会让米哈游更“头铁”一些,同时也势必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所以你会看到,哪怕很多人说《崩铁》和《原神》底层框架十分相似,但你依然能从《崩铁》中看到许多米哈游过去未曾尝试过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哪怕已有几个头部产品在握,米哈游仍敢于用Project SH这样的产品再次挑战自己的能力上限——即便它因为太新而失败了,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米哈游压根儿没想过要躺在几个“赚麻了”的老IP上过日子。

研发中的新作《绝区零》

俗话说,一代人有一代的情结和浪漫。此话放在游戏行业亦然。后手游时代,米哈游对内容的坚持值得今天的地位,而傲慢如暴雪,也理应从王座退位。

“新王”米哈游未来能超越暴雪吗?我不好说,但我想,随着米哈游日益成熟壮大,未来能够定义米哈游的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而非任何一家业已成名的企业——毕竟,尽管他们已颇为成功,但终究才刚满12岁,属于他们的最好年华还远未到来。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