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个美妙的证法——DC评兴戈EA1000“费马”

时间:2023-10-20 01:53:24 来源:游戏主播网

在数学界,有一个经典的猜想名为“费马大定律”,是由著名数学家皮耶·德·费马于1637年左右提出。虽然只是在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却引发了无数数学家前仆后继的研究。终于在350余年后的1995年,这个在盘桓在无数数学家心中的谜题得到了破解。

纵观这个“20世纪最辉煌的数学成就”350余年的研究历史,无数因此而派生出来的理论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展现出了它们的价值,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句话写下了最深刻的注脚,同时也揭示了科学研究之美。

而兴戈家最近推出的产品EA1000,也是一款集众多声学研究于一身的产物,其代号“费马”,不仅致敬先贤,展示了兴戈对科学的敬畏,也表现了对这款产品的信心。相比于眼下HiFi圈泛滥的各种神话传说人物,个人感觉这样的命名要有品位得多。

禁得起考究的颜值

EA1000的包装与前作EA2000的风格有不同,正面不再是产品的“证件照”,而是转为品名“费马”的英文名“FERMAT’S”以及1637至1995等字样,展现出了这款产品对于数学家费马的致敬。而整体色调则采用了淡紫色,带有淡淡的格调之余也与其采用的紫金振膜达成了设计语言上的呼应。

包装盒背面的参数则与前作EA2000一样,对三个可换导管下的声音曲线进行了标注。

揭开盒盖,便可看到EA1000的本体,配件方面则为两对(加上耳机本身自带的共三对)调音导管、六对耳套、一个收纳包以及诸多硅胶密封环。

EA1000的外观想来会给许多了解过兴戈的朋友一些似曾相识之感。没错,它的外观延续了老大哥的设计,仍旧使用了高透水晶盖板加不锈钢圆润腔体的这套成熟的外观风格。这套外观下的EA1000看起来仿佛玉石般晶莹剔透,论起颜值算是同价位中颇为能打的水准。

不过,兴戈还是在尺寸和接口方面对其做了一些微调。与前代产品相比,EA1000的尺寸更小一点佩戴也更好,接口也和兴戈目前主流的产品一样从MMCX换为了0.78双针。

技术上的继承与创新

除了外观设计方面的延续,在构架配置上EA1000也继承了前代产品上收获了诸多好评的“1DD加1PR”(1动圈主动单元加1被动单元)架构。对这套架构,兴戈已经打磨了多年,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解决方案了。被动单元的加入,刻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EA1000在低频方面的表现,增强低频的氛围还有下潜的深度之余,还能使得EA1000的低频有着宽广舒展的音域之中慢慢的铺张出去的听感,很有几分“箱子味”。

成熟设计之外,EA1000身上最为“吸睛”的点自然就是其动圈单元上使用的“多层基膜溅射SDPGD紫金振膜”技术了。其重要性在前文的介绍中已经有所体现,堪称整个产品中的核心,为此兴戈特意将包装盒的颜色设计为紫色以彰显其重要性。

经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紫金振膜”身上所使用的这套多层基膜溅射工艺,算是一项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是通过高能粒子轰击靶材,粒子从固体靶材中喷射出来。从而将金属或其他材料薄膜沉积到各种表面上的电子工艺。这种处理手段区别于我们往日所常见的镀铍、镀钛等技术,能够将材料本身的特性更好的发挥出来,能实现相对更高的振膜强度和刚性,同时重量也会相对更轻一点。

看过我们之前文章的朋友想来应该清楚,对于动圈耳机而言。振膜材质的刚性和轻薄都是非常重要的属性,高刚性可以为动圈单元带来更强的素质,而相对轻薄的质量则有利于瞬态的响应,也更容易推动,从而带来更优秀的声音,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基膜溅射工艺所带来的提升是可以想见的。更何况兴戈身上还用了多层溅射工艺,虽然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难度,但在耐久性和刚性上提供了更强的支撑。

至于调音可换导管,则是兴戈已经相当熟稔的技术了,EA1000一共使用了三对调音导管,声音都有着独特的倾向性,可谓“换管如换塞”。

声音简评

虽然在技术方面听着非常“高大上”,但实际表现还是要在试听中一见真章。考虑到EA1000身上有着三对导管,因此我就以初始安装在耳机上的不锈钢红管(以下简称红管)为基准来进行介绍。

红管的声音,从基本框架上来说算是均衡中略略偏向于中频,风格较偏流行人声,中频比较“实在”的密度感是其最为突出的部分,至于低频量度其实并非相当丰腴的那种,相对于量感更重质感,整体音色醇厚自然,耐听且舒适,圈味突出。

相比于EA系列的前两作,EA1000在人声的厚度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而红色导管又是EA1000所有调音中最为厚实的一个,因此说红色管的这个调音是兴戈在售塞子中最适合去听流行男声的也丝毫不过分。款款深情的男性嗓音,在其微微隆起一丝的调教下显得暖意而又大方。味道温润而舒适,而紫金振膜所具备的强解析力也将歌曲中那些细密的细节一一罗列在听者耳前,使之还原出的声音不仅有着暖意的润色,亦能欣赏到气息的流转与喉舌之间变换的诸多细节,这些细节配合上大的口型与稍近的人声距离,使得EA1000在各类男声都有着爽快恣肆的感受,音色舒缓而醇厚,耐听又适口。

与暖意温和且富含密度和信息量的中频相比,其低频也有着不俗的素质,得益于被动振膜所提供的音色渲染,EA1000的低频量虽不大,但氛围感是比较到位的,而且在诠释低频细节方面也颇有水准。每一次鼓点亦或者是巴松、大提琴再或者是极低的男声部分响起,EA1000总能将那种低沉凝练的音色渲染比较真实。尽管详细去论,其下潜深度并不算非常深,而且回弹速度也并非那么“快”,但却意外的能体会出几分“层次感”,能够表现出低频在声场中回荡出去的感受,这种“层次感”在以中低频为主的歌曲中展现出的表现是禁得起琢磨的,一如水墨画卷一般值得玩味。

相比于表现出色的中低频,EA1000的靓丽程度确实稍稍逊色几分,虽然不缺乏亮度,但仔细品味能感受到泛音细节和纵向延伸是有着少许打磨,这明显是为了耐听而做的处理。但好在整体的规整程度仍旧值得信赖,因此我在用EA1000去听歌时,更多是欣赏那种音色浑然一体的风格,而不会去过多的关注高频的打磨与否,这种叙述想来能让看官了解到EA1000的高频顺滑程度。

但不可否认,总有些朋友对于三频的均衡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类朋友的听感下会觉得EA1000红管的声音会比较多的着墨于中频,人声也相对近了些,虽然暖润耐听,但有点“男声特化”的意思。对于此类朋友就不妨换上黄铜管了,此时的EA1000会有着更为健康的框架,三频能量感会更加趋于均衡,略微有点“拘谨”的高频也能够宣泄出其实力,线条感和纵向延伸都会得到不小加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调音风格会略微降低一些中频的密度和厚度,但并不会对耐听度有多少干涉,听感依旧大方舒适,只是相对于红管而言不会那么凝实耐听而已。

如果对于黄铜管下的高频仍然有些不满,想要更好的欣赏弦乐曲目中的空灵以及女声中的甜美,那么不锈钢黑管就是你进一步“解放”EA1000的利器了。换上了黑管的EA1000,高频线条是称得上细腻的,同时纵向延伸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放,在演奏那些弦乐、铜管乐器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解析出精致的线条感,在轻音乐和小编制曲目方面的表现称得上优秀。

当然,有得就有失。换上黑管后,中频人声不免会薄上几分,人声距离也会相对而言远一点,但低频的量感并不会变化太多,自然耐听的风格也并未褪去,音色虽会中性些,解析力也会显得更强一点,但也不会“干冷刺”。因此这个调音管下的声音虽然算是一个女声、弦乐特化调音,但与某些拉高频段凸显解析感的处理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比EA2000

看到EA1000上市后,尤其是看到EA1000的外观与EA2000如此相似,肯定是有些朋友会好奇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有一些购买了EA2000的朋友不免有些被“背刺”之感,为了满足这些朋友的好奇,我也将EA2000取出对比了一番。

就个人听感来说,EA1000虽然定位低于EA2000,但单论单元素质,两者的差距确实不大,在量度、解析、能量感方面都比较接近,而且后者在流行男声方面更凭借着红管不俗的厚度以及暖润的风格,隐约间要比EA2000更适合流行男声。

但,要说EA1000就背刺了EA2000也大可不必,在低频的力度感、声场、动态、瞬态以及有些玄妙的“稳定性”等方面,EA2000仍旧具备着很强的优势。而且同样是对比通透调音,EA2000的高频细节与空气感也要清晰一些,在器乐的表现力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对于已经拥有了EA2000的朋友而言,如果想要听到更为宽和温厚的声音,那么再度入手EA1000并无“重复之嫌”。而并非兴戈老用户的朋友购买EA1000也肯定能体会到水准和玩法都非常优秀的产品。所以要我说,“我全都要”也未尝不可。

总结

通过“费马”这个名字,我体会到的是兴戈对于产品、技术的持续追求,以及为了实现更好的声音而做的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像极了这350年来无数研究“费马大定律”的数学家,能得到这样美妙的“解法”,也就在理解之中了。品名“费马”,绝非生搬硬套,而是实至名归。

回到产品本身上来,EA1000这款产品有着高于其标价的硬素质与极高的调音完成度。丰富的可玩性更赋予了它对各种曲目的适配性,堪称一个通吃各类曲风的“杀手级”产品,在千元级别有着强大的竞争力,甚至与一些比它价位更高的产品相比也丝毫不输,足以成为个人目前千元档推荐排行榜的头部选手之一。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