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成游戏场景,游戏角色现身博物馆当解说:梦幻联动还是噱头

时间:2023-12-29 15:09:25 来源:游戏主播网

“当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悬浮在巨大雕像的手中,我幻想远古先民是否也这样仰望这些巨大祭祀用品?”近日,上海企业米哈游旗下游戏《原神》与三星堆博物馆跨界合作,推出宣传视频和系列周边产品外,也将文物形象植入游戏场景。

就在不久之前,浙江省博物馆也与游戏《未定事件簿》联动举办线下打卡活动。苏州博物馆里设置起米哈游旗下另一款游戏《崩坏:星穹铁道》活动展区,游戏中的角色“阮·梅”成了博物馆的“讲解员”。

在不少游戏迷奔走进博物馆之时,也有部分文博爱好者担心,当文物成为游戏道具和跨界周边产品,能否承载和传播正确的文化知识,能否吸引年轻人将走进博物馆变成习惯?

游戏让他们走进博物馆

“三星堆神秘文物的使用场景,还原重现难得一见,但在游戏里却可以让人直观感受。”上海的《原神》玩家傅敏用“欢欣鼓舞”来描述自己对三星堆博物馆与米哈游联动的感受。他曾前往三星堆博物馆参观,遗憾“想象不出这些巨大精美奇特的文物是怎样使用的”。但通过此次联动,这些神秘文物在动漫和游戏世界里情景再现。“这让我又有了去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冲动。”

在三星堆博物馆与《原神》联动的《仰观千秋俯察万象》视频上线后,已有不少中外游戏玩家留言表达了和他相同的愿望。

走进苏州博物馆,《崩坏:星穹铁道》里的“星穹列车”就停靠在门口广场上,西馆内也已设置起线下活动展区和展厅内打卡点,不时有玩家排队等候打卡合影。这是12月27日正式开启的苏州博物馆与《崩坏:星穹铁道》联动“听阮寻梅,江南览物”线下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10日。游戏中一位江南气质的女学者“阮·梅”化身讲解员,通过语音在展厅讲述馆藏文物的故事。

“这是文博界和优质社会企业的破次元跨界融合,也是博物馆走入年轻人生活的一次创新尝试。”记者从苏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活动启动首日,社交平台相关阅读量就破千万,大批年轻观众前来打卡参加,“客流数量有比较可观的增加量。”

不久之前,浙江省博物馆也“邀请”了游戏《未定事件簿》中的四位角色夏彦、左然、莫弈、陆景和。讲解四件馆藏文物: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南宋龙泉窑青瓷鼓钉三足炉以及五代(唐光化三年)定窑白瓷执壶。为此馆方特意设置了四组展示区,分别展示四件文物对应的使用场景。

“这样的联动给我来一打!”B站UP主“一只傲娇的冬瓜”为此次联动专程从上海跨城前往参观,还特地穿了和游戏角色夏彦同色系服装,拉满仪式感。这是“一只傲娇的冬瓜”第一次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收获颇丰。她购买了文物明信片,发现除了有此次联动的部分文物外,还有浙江省博物馆另外7件镇馆之宝,参观打卡之时又了解了新知识,“一天行程很紧张,好多都来不及看。”

是讲述历史知识还是“强融”?

听说三星堆博物馆与游戏《原神》合作联动,文博爱好者许杰立即观看了相关短片。短片通过动画形式介绍了多件三星堆代表性文物,也尝试还原了这些文物被创造和使用之时的场景环境,让许杰“眼前一亮”。从不玩手游的他借朋友账号尝试了一番,结果却有些失落。游戏中赠送的联动雕塑摆件为巨大的青铜雕像,服装下部饰以雷纹,柔软的斗篷遮住面部,举起的手中悬浮着一件三星堆青铜面具,面具上还覆盖着一层不知是残破的金色面具,还是尚未被完全氧化的金色青铜本色。“总觉得设计得过于中西合璧。如果对三星堆不熟悉的年轻人或外国人看到,会不会产生误解和混淆?”

许杰原以为这样的联动会将远古历史和文物编织成故事线,至少是场景再现、讲述历史知识,“毕竟这些能和游戏联名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大IP,看来是我想多了。”一些文博爱好者也发现,不少联名推出的周边产品有“强融”迹象:比如将游戏中的道具附上文物的花纹,或是将文物造型替代游戏中某件道具,在许杰看来仅仅是元素替换,“流于表面”。“如果只是简单的元素叠加替换,不寻找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这样的联名和纯商业的品牌联名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联动合作的线下活动,一些文博爱好者也对实际效果有疑虑。市民焦女士曾在一家博物馆内看到举着手机、举着集章本的年轻人一路奔走,后来才发现他们是为了一处联名打卡活动而来。“国内不少博物馆预约已经是一票难求,还需要这样的联动活动来提升人气吗?就算一些年轻人因为喜欢游戏而来,他们中有多少人会真的在意文物呢?”

“为了游戏冲进博物馆的人,有些可能不是游戏玩家。”傅敏发现,每一次游戏企业与博物馆联动,周边产品和限量纪念品都会被人取走。“此前好几次联动活动的周边纪念品和联动文物纪念印章,二手平台上都有人专门出售甚至代盖、代取。”

联动内容设计“很重要”

“只要能激发一些未曾关注传统文化、不熟悉博物馆的年轻人对探究传统的兴趣,那这样的联名就是有意义的。”一些文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业界争论过“博物馆要不要推出文创产品”,一些反对声如出一辙,担心冰箱贴、钥匙链、明信片这些纪念品“无法承担正确的历史知识”。“文史知识如此丰富深厚,本就不是一件文创产品或一次联名可以囊括的。联名只是一个引子,吸引更多对不同领域有探索欲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在一些从业者看来,即使目前部分博物馆已非常热门,改善观展体验的同时仍应致力向更多不同群体推广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属于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爱好者,它属于每一个人。”

“游戏吸引年轻人进门,博物馆要做好活动留住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刘笙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回答“垂死病中惊坐起”下一句的帖子,有人答“笑问客从何处来”。有人答“扶摇直上九万里”,甚至有人答“燃烧我的卡路里”,“我看到一条评论,说这么好笑的答案让他搜索并记住了正确的答案。”在他看来,解构是当下潮流文化的特征,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博物馆当然应该和游戏联动,但更要思考如何用好联名。”

“联动活动内容设计很重要,没有好的设计,博物馆只能成为一个让年轻群体接触到文物的入口甚至是游戏展台,无法真正起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一只傲娇的冬瓜”表示,在架空的游戏世界里加入现实元素很难,但浙江省博物馆将文物复制品放进专门打造的使用场景的设计让她印象深刻,能近距离观察细节,沉浸式感受应用场景,“有走进喜欢角色家里的感觉。”

一些游戏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看似在时空两端的游戏和博物馆,“粉丝群”其实重合度很高,“千万不要低估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累。”玩家林菲看过阮·梅的个人短片《阮声落华裳,梅出似点妆》,就被这位衣服上饰有梅花图案、武器类似传统乐器阮,会刺绣、爱听小曲,终结战技名“摇花缎水,沾衣不摘”的生命科学专家吸引。短片里出现了苏州评弹元素,该角色的另一则个人短片《万物生》里,还念了一首李清照的《菩萨蛮》,“这些江南文化意象让这个角色与苏州博物馆联动显得很契合。”

不过,游戏里的阮·梅对培育生命的探索有近乎疯狂的执念。其服饰上与梅花相连的是DNA双螺旋图案,“阮·梅的剧情在科幻主题下表达了哲学思考,相信和苏州博物馆联动可以很好发掘人物身上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可以从其对生命的态度关联历史。”在林菲等玩家看来,博物馆也可以反过来发掘游戏角色的内涵,“不妨打开思维,拓展更多元的合作方式,让联动更有深度。”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