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欢乐钓鱼大师》的核心,拿下畅销榜TOP6的实力是什么?

时间:2024-05-28 16:14:15 来源:游戏主播网

伴随版号发放的常态化,今年市面上的新品也是层出不穷,但出彩的却少之又少。近几个月来,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数途游的《欢乐钓鱼大师》了。

论成绩,这游戏是最近为数不多能打入iOS畅销榜头部的新品,一度爬升至第6名。论特殊,换作是谁都难以置信,一款主打“休闲”的轻量产品能压得过一众重度精品,冲上榜单前列。而且,在已有《捕鱼大作战》等一批优秀竞品的境遇下,《欢乐钓鱼大师》依然能别开生面地杀出重围,足见它在核心玩家圈独有的价值。

在大多数人眼里,休闲游戏往往是凭借一波讨巧吸睛的轻度玩法,来博得一次高增长高收益。而后就会因为内容量和可玩性的不足导致审美疲劳、体验乏味,高光时刻总是转瞬即逝。可结果这游戏完全出乎市场的预料。自上线以来,它几乎是持续在爆发,不断稳固自己的位置。

据DataEye在宣发侧的观察,《欢乐钓鱼大师》的突如袭来并非偶然。早在3月份,游戏便开始起量传播,联合短视频平台的钓鱼博主来呈现产品的趣味性,持续扩张声量。

随后至4月9日之后,网上逐渐掀起一股“模拟抛竿姿势”的赛博钓鱼潮流,相关话题的播放量经发酵在全网已经突破17亿,并登上热门。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经常会刷到一群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博主变着花样玩这款游戏的视频。

在各种有噱头、有料点的短视频引爆下,为游戏带来了不俗的下载量,连续多日登顶免费榜。无论是用户量级,还是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欢乐钓鱼大师》都是战果累累,妥妥的大爆款。可作为一款休闲小众的作品,它又凭何能打动无数用户成为自身的拥趸,持续上瘾?借着这个命题,我尝试去挖掘其中潜藏的魅力。

如出一辙的RPG框架

如果你玩过不少同类游戏,肯定对《欢乐钓鱼大师》大体的脉络有点眼熟。用一句话概括,它表层挂着钓鱼元素的外壳,里层怀揣的是一脉相承的RPG系统,换汤不换药。

然而经过一番细细品鉴,我才发现简单逻辑背后,这款休闲游戏却极其容易让人喷射多巴胺,逐渐上头。看似休闲捕鱼,实则不仅汲取了卡牌RPG成熟的养成思路,而且还吸收到咸鱼like的精髓,将其裹挟于框架之中来拉满玩家永不满足的赌博心理。

同时又迎合了当下用户习惯,轻度化养成系统的思潮。几乎只保留「金币」的单一资源线,压缩战斗—升级的反馈链路,在操作上只围绕无脑“点点点”的数值成长爽感下功夫,免除了玩家苦于思索养成开发的劳役和痛楚,使得游戏节奏变得更加轻快,让玩家一刻也停不下来,最终在紧凑的奖励刺激下沉沦,不乏与《咸鱼之王》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游戏成长体系总归来看是通俗明了,在主页下方一字排开。先来说说开局解锁的装备和鱼卡。

装备,即钓竿,按品质分四等,高等品的技能属性更为多样。养成部分与卡牌角色武器别无二致,碎片合成升星、消耗金币升级,同时解锁携带技能,套路化的模板可谓相当常见了。不过往细了分析,并非毫无亮点。

高低品阶的设定颇有价格歧视的玩味,但又在概率上牢牢控制上等钓竿的产出量,以及碎片的供给。前期阶段每个玩家所持有的钓竿基本没什么差异,不提倡数值碾压,无论是对大小R玩家,都实现出一定的公平性,为的是把握成长的丝滑曲线。额外的重置按钮又给所有玩家一剂强力的“后悔药”,摒弃了思考的余地,尽情放开手脚玩吧。

深入拆解,其实装备系统的考究重点在于提炼刷级的快感。不同于Rogue等其他类别的RPG那般规模庞大的装备套装架构,可以无限制掉落刷新。对于《欢乐钓鱼大师》这样轻量级的产品来讲,团队似乎并不打算扩充“弹药库”加大游戏的重度,钓竿种类十分有限,一览无余。故此,他们选择降低钓竿、星级的获取次数,专注在于打造单一钓竿的刷级乐趣,力求让玩家的每一步举止,始终能够得到即时反馈,以此作为玩下去的驱动力。

且看鱼卡,思路方向与装备系统大体相仿,持续以高频的刷级方式拔高对应鱼类的级别和捕获概率,调动用户的“嗨点”。于玩家而言,鱼卡作为一块战力保证,像是一个个卡牌角色,成了战斗数值的必需品,要想钓上珍稀的大鱼,不可欠缺。官方或许担心强制引导的力度仍然不够用,甚至在功能页面加以强调其地位的重要性,生怕玩家忽略掉。

真正炸裂的是,鱼卡以鱼包进行包装,又通过渐进式开箱,形成拆盲盒的双重设计,分两步加强开卡的惊喜感。值得留意的是,开箱机制方面不难看出《欢乐钓鱼大师》颇有心得:将宝箱的系统框架划分层级。进一步深入开出终极宝箱的情绪渗线,高频乐透节奏又近乎消除低阶宝箱的失去感,让人能在老调重弹的开箱中按耐不住,依然乐此不疲。

《欢乐钓鱼大师》这般有声有色的长线构造显然不同于休闲小游戏之类的打法。更有趣的是,当10级过后线性纵深的“钓鱼生涯”出现,让我不得不将它摆上一款内容量不俗的中重度手游的台面来评论。

乍一看,这功能一板一眼的循规模样像极了技能树的点亮玩法。根据鱼卡提示,其数值的计算与鱼卡协同构筑玩家的总战力,直接把它抬升到了与钓竿、鱼卡平等的首要位置。多元养成结构也许是项目组的巧思所在,在后期当某些途径因资源不足“卡壳”了,还能有其他路子保障进阶的爽感,让玩家平滑过渡。

虽然官方终究没有刻画太过复杂交织的网状范式,很多技能的抉择并没有过于繁复的影响,可这恰好是避开玩家研究策略的巧思,即便是新手,都知道一股脑径直向前刷点即可。同时每个技能点的描述又如此清楚细腻,把钓鱼模拟落地到更深层次的量化,既不失RPG形式,也在词条、icon等细节处别出心裁,完美勾勒好“赛博钓鱼”的皮相。

水族箱亦是别有一番风趣,把经营味十足的收藏匣给搬出来了,慢慢攻略全图鉴,很好地满足收集玩家的成就感。具体展开,玩家凭借顺势而起的生产空间来放置鱼种,然后便可高枕无忧地坐等自动挂机所产出的资源。毫无疑问,如果要算数值成长表现最为轻度化的举措,当属水族箱。作为一项挂机放置玩法,吸睛之处主要靠收集养成后,带来数值上即视感和优越感。

总的来说,糅合了经营模拟、卡牌放置等元素,《欢乐钓鱼大师》明显变得更加有了深度,要将它以“休闲”的标签一概而括,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勉强和偏颇。尽管养成体系处处在放大轻松减负的做派,贯彻老虎机般快节奏的上瘾方法论,但从体验上讲,较深的技能坑,不断卡流程的金币资源,不难意识到这是途游放长线,钓大鱼的决心。即使是最能体现休闲风,也是游戏核心——捕鱼玩法,也毫不客气地摆弄着独一份的可玩性。

“赛博钓鱼”,趣味性从哪来?

作为多年的“路亚户”,自2014年浅尝过一番虚拟垂钓之后,真心觉得那些重复感强、表现拉胯的玩意很难用来聊以慰藉,填补我禁渔期的空白。多年以来我一直没找到符合胃口的替代品,不过近几年移动端产品在操作性和表现力上有了发生翻天覆地的进化,强调真实模拟观感的《欢乐钓鱼大师》,恰逢时宜地冒出头来,吸引起我的兴趣。

经过数日的上手把玩,我敢肯定。对于那些在MMO、开放世界里掺杂的“钓鱼小游戏”,又或是其他独立的垂直竞品,《欢乐钓鱼大师》所言明的“首创”确实是玩出了点特色,在甩竿-QTE-收竿的循环操作内,它夹带的学问并不少。

先从最容易被各路“鉴赏家”忽视的甩竿聊起吧。

说句实话,游戏对这一动作的简化看上去是比较粗糙的。任意场景都一成不变的自由落体,下落后不泛波澜的弱视觉呈现,都会让渔场的开局变得索然无味。有意思的是,数秒之后紧张的「刺鱼」环节,却在霎那间把玩家的神经快速拉起,与寡淡的甩竿来了场轻重缓急的衔接,让前期战斗有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刺鱼」上钩的指针上下滑动飞快,如果能恰好锁定黄色区域,就能在一开始对鱼造成大额伤害。正因如此,抛线下坠后的几秒静默等候,无形地使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饵线前方,生怕错失爆伤机会。面向在操作上捉襟见肘的玩家群体,《欢乐钓鱼大师》还是给出了些宽容度,只要多停留一会儿就能发现,在时限快到的那一秒,之前疯狂摆动的指针是必定粘死在黄区。

接下来,几个QTE对抗又完成了怎样妙趣横生的效果?

首先为了体现出真实感,《欢乐钓鱼大师》的操作相较而言会略微复杂一些:左右手慢动作,规律性的重拨。既要跟随提示左右摆杆“溜鱼”,同时又得时刻关注力度条和鱼距情况,有张有弛地收线,避免线扯大了爆竿,或者是鱼跑远了脱线。

不仅如此,额外的buff阶段,即三轮的摆杆能集满能量槽,在数秒内无视力度条全力收线,爆发输出大幅削减鱼的耐力,颇有RPG作战的风采。而且如若遇到珍稀鱼类,你会面临难度在战斗期间陡增的局面,犹如单机游戏常见的boss二阶。

四周明亮的环境会随之变暗,与上下边缘出现的警戒线呼应,一下子把压迫感烘托到位。加上激烈抖动拉扯的动作场面,无疑是大幅强化了临场感。作为一款追求全面模拟真实钓鱼体验的作品,这种感官上的深造是很有必要的,以致于我觉得也许一时间很难找得到比它更适合的代餐。

其次还有更加精妙之处。游戏有“体力值”的设定,直观地看似乎是在限制游玩时间,可实际上另有洞天。当玩家抛出饵线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会以耗尽筹码为目标不断地甩竿-QTE-收竿,如同融合了博彩的筹码元素,每位玩家的心里仿若赌徒心态:今日不花光手中转化的筹码决不停手。

简洁的玩法循环,让每一轮赌局博弈不停地加快转动,加快用户进入下一轮的步调。这时候谁还顾得上细看钓上的重量和得分,脑海里只会有一个声音:再来一盘。尤其是在藏宝图高倍率和各种冲榜的诱惑下,想博得名头只在今朝,玩家必须在不到10分钟的有限时间,钓起金光闪闪的稀有鱼(充满赌博色彩),拿下更多场次。

因为以往不太美好的游戏经历,我起先对《欢乐钓鱼大师》多少有些刻板印象。本来打算浅尝辄止,挑挑毛病。但时隔多年再次开启类似的旅程,竟让我有些叹服。项目组对人性的把握,和他们在诸多细节给予玩家丰富得有点吓人的“微操”含量,着实是把我惊到了。相较不敢把玩法做得过于深度的同类,《欢乐钓鱼大师》对可玩性却有着很深的执着。

商业化,途游只做好一点?

一款优秀作品能在市场上长时间活跃,靠的不只有成熟的运营模式,里边更有商业化上的远见。不知有多少新入局者,纵然稳住了内容本身的质量和口碑,结果反倒因为运营方法错误、执行不佳败下阵来。

如今看来,仅是高谈阔论《欢乐钓鱼大师》核心内容的吸引力,还不足以确保有完整的体悟,其在畅销榜上稳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适当得体的商业化架构。

比如司空见惯的通行证作为提升价值回报率的“玩物”,通常因为能够加快流程进度而成为付费玩家的心头好。特别对于保质保量的内容型产品而言,通行证的存在更多的还能充当一个留存功能,持续性地激励用户活跃。而对《欢乐钓鱼大师》来说,又是总能形成更具有刺激性的奖励回馈。

可能想着赋予玩家些许优越感就够了,团队在规则和奖品投放方面没有什么突出的改良,千变一律的68元价位、单月做周期的等级任务、高级版的产出总要更诱人不少......种种熟悉的套路老玩家算是见得多了,但通行证的优势肉眼可见,既无高消费,有效时间长,钓佬们依然会为那份性价比冲锋,以此博得长久的乐趣。

与通行证相反的,是“派对促销”、“超级礼包”等此类的限时活动。其中钓具、鱼包和数百体力这般价值极高的物资,显而易见是为赛季冲榜玩家而服务的。商店的上线,又随时满足大批玩家加速需要,关键是页面的信息处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晰,完全不会造成视觉障碍,毕竟休闲玩家也不会对复杂的机制太感兴趣。

除此之外,游戏中不乏一些促进LTV的运营手段。比方说永无止休的成就体系,成长宝典的各项挑战补贴,诚然是倒逼玩家保持每日的活跃度。如果想躺平当个佛系休闲玩家,追求纯粹的感觉,恐怕这块商业化内容就要大打折扣了。

单拎出来看,似乎所有活动内容中规中矩,实在没啥特点。但从宏观视角看待,就会发现每一处细微的要求永远都在紧扣玩法,让玩家总能在一次次循环的垂钓后,马上获得玩法和运营两大系统之间的多元交互所带来的正反馈。

结语

从养成、玩法到付费内容,《欢乐钓鱼大师》都弥散着稳中求进的基调及可观的运营周期。也难怪尽管有不少“珠玉”在前,这款游戏依旧闯出了名堂。你可以看到,在《欢乐钓鱼大师》火了之后,引领着同类产品和模仿者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众多榜单上瓜分下不少的席位。

而它的成功是否从侧面揭示了休闲小游戏一个的新曙光呢?这个问题还未能下定论。不过面对即将打响的暑期档,我相信《欢乐钓鱼大师》还是有实力坚挺得住的。

即便看上去是简单易懂的核心机制,连名字都那么的朴实无华,但不妨碍它成为一款很有气魄的产品。阔别多年,我终于从这个游戏身上找到了乐子,甚至在打完体力后仍然意犹未尽,我想我会继续花上一定时间再深切领略它后续更新的品质。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