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什么?(初定稿)

时间:2024-08-09 18:38:56 来源:游戏主播网

阴阳是什么?(初定稿)

金栋按:春秋末期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战国秦汉时期《周易·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东汉时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在古代,哲学讲阴阳,术数与方技讲阴阳,兵家讲阴阳,道家、阴阳家、儒家、杂家、易传等都讲阴阳。西汉大儒董仲舒也讲阴阳,《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而倡阴阳五行(生克)说;后其说大显,特别是五行说,成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东汉编纂成书的《素问》《灵枢》之理论体系,则深受董氏《春秋繁露》思想体系之影响。

试问:什么是阴阳?阴阳到底是什么?

答曰: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朴素的,其本质、其实质、其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与太阳(日)的照射有关,即凡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向日者),日之未照之处为阴(背日者)。如

东汉·许慎《说文·阜部》说:“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清·段玉裁注:“闇,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故以为高、明之反。《谷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注曰:‘日之所照为阳,然则水之南、山之北为阴可知矣。’《水经注》引服虔曰:‘水南曰阴。’《公羊》桓十六年传曰:‘山北曰阴。’”

《说文》又说:“阳,高明也。”

段玉裁注:“不言山南曰昜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故从阜。毛《传》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所以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说:“原始的阴阳概念只是日常观念,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不涉及宇宙观和人生观。它的基本意义是阳光照射到与否,由此繁衍出阴晴、地形、方位、明暗、冷暖等意思。春秋后期,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渐超越原有范围,成为普适性概念。”

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亦说:“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作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主要代表相反相成的两种属性,用以说明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古人认为,阴阳的运动变化,决定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自然界的总规律。”

若“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即向日者,则“日之未照之处为阴”,即背日者,当是阳、阴的原始概念。

若“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的话,这个实物即是“日”,即太阳,亦即其本质与实质也!故有“日为阳”之称。

因“天有日月”(《灵枢·邪客》),且“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系辞》)。而《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之袭精为阴阳……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故当时之儒生、方士医或医家受“日为阳”之启示,增补演绎“月为阴”对举为文。

有人认为“月为阴”是错误的,实际上,此乃取象比类推演而来,即由太阳之“日”对举推演。何错之有?虽非“阴”之本义或原始之义,然《素问》《灵枢》已取象比类而演绎传承。如

《素问·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所说“日为阳,月为阴”与其篇名等,不正是说阴阳就是日月吗!

《易·系辞传上》亦说:“阴阳之义配日月。”此时尚未有以月相的消息盈虚推演而成的太极阴阳图。

《易·系辞传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易·系辞传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灵枢·刺节真邪》说:“阴阳者,寒暑也。”

由此可见,日月、阴阳、寒暑对举为文,其原始之义即指代一年四时气象(候)的变化规律,此即天道也!

若问什么是阴阳、阴阳长得什么样子、阴阳有形还是无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这样明确回答:

阴阳有形,“太阳”是也!由太阳推演而来,故日月是阴阳,阴阳是日月。

阴阳无形,所谓“大象无形”“大道无形”是也!由“象”去推演,即用取象比类方法去推演。故上下是阴阳,天地是阴阳,雌雄是阴阳,刚柔是阴阳,奇偶是阴阳,水火是阴阳,寒暑是阴阳,四时有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五行分阴阳(木火属阳,金水属阴,土居五行之中为至阴,即由阳到阴)。

人体亦有阴阳之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功能为阳,物质为阴;等等,如此而已。不明于此,开口动手便错。所以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即《易·系辞传下》说:“象者,像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后世治《易》者,以太极图附会阴阳推演,那是宋代以后之事了!

宋·周敦颐“太极图”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