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里面有高人啊:论二次进弹的可靠性这么好,为何越来越少见了

时间:2024-09-14 11:56:47 来源:游戏主播网

本文是付费文章《从伏地魔到站撸时代,国外新型轻机枪设计呈现了什么新规律?对我国有何影响?》的配套免费阅读内容,主要作用为是付费文章提供补充和进一步讲解,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我们的付费文章哦,本文只是小菜,付费文章才是正餐。

2024年9月5日的文章中,评论区的 @落雕都督 提到了一个要点,那就是二次进弹的机枪,因为有自动机复进时取弹的过程,弹链一般是采用肩部定位的闭式弹链,否则取弹钩往前运动取弹时,就会直接把弹药撞到前方,就算受弹器座有前方限位,取弹钩还是容易钩不住弹药底缘。所以仅从RPL20的小德什卡M开式弹链来说,它就是一次进弹的。因为现在二次进弹的机枪确实也不多了,这一点我和老王都没有想到,果然高手在民间,请@落雕都督 后台联系我们,领取米奇妙妙屋大礼包一份(《兵器知识》杂志一堆)。

△ 如果弹链是开式的、非斜肩定位的,取弹钩撞底缘的时候。确实有可能直接把枪弹往前顶了(也就是取弹钩没张开,但把弹往前顶了,所以弹链前方必须限制住,不能让枪弹往前窜)

二次进弹是一种从马克沁机枪时代就使用的进弹方式,当时马克沁机枪采用的是锥度大,还有凸缘的弹药,直接把弹药往枪膛里推,显然非常费力。而且早期马克沁机枪采用帆布弹链,弹药在弹链上的定位非常的不准,而二次进弹先抽后送的动作,可以不用担心弹药在弹链上的前后定位是否准确,只要大差不差,取弹钩能钩住弹药底缘就可以了。

而且在二次进弹中,弹药入膛的轨迹比一次进弹要更长,弹药运动也更加平稳,抽拉剐蹭之间,弹药上的灰尘也被搞下去了。采用二次进弹后,受弹器座上也不用开直通弹膛的导槽,异物也不容易进入弹膛。由于二次进弹非常省力,不仅自动机消耗能量小,也不需要设置什么脱链机构,射手拉动拉机柄需要的力也更小。

△ PK二次进弹示意图

当然二次进弹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整体机构较为复杂,但是在郭留诺夫和他侄子的改进下,SG43/SGM的二次进弹系统非常简洁。卡拉什尼科夫则进一步化简了SG43/SGM的进弹系统,把原来不和枪机框一体的取弹钩做成了和枪机框一体式的,即先分体加工,再靠导轨连接在一起;把类似抽壳钩原理的取弹钩,换成了结构更简单的弹性卡钩。虽然分体加工后再固接的取弹钩,导致PK机枪枪机框的加工工艺更复杂,但毕竟一个是1943年的枪,一个是1959年的枪,这十几年时间里苏联的枪械工艺有了长足进步,成本提升也是能接受的,咱苏联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在卡拉什尼科夫的改进下,采用复杂二次进弹的PK机匣,甚至比同时期一次进弹的MG3、MAG,甚至是之后的MG5的机匣都要紧凑。

△ 西方国家机枪普遍采用MG42的双程输弹一次进弹机构,这种供弹机构的特点是横向尺寸紧凑,但纵向尺寸较大,所以机匣不可能太短

既然这套二次进弹机构这么好,怎么其它国家不用呢?这就要说到PK这套二次进弹的三个大问题了。首先是既然弹药要先抽再推,那为了保证结构紧凑,拨弹臂和受弹器要非常的靠前,这样才能用较短的机匣实现较长的弹药“后抽”距离,所以受弹器座就非常的靠前,直接压住了枪管固定栓。所以PK和SG43/SGM,都是要把受弹器盖和受弹器座一起翻开,才能找到枪管固定栓,换枪管速度偏慢,唯一的好处就是固定栓装不到位,受弹器合不上,能防止出现固定栓不到位就击发枪弹的事故。

△ 打开受弹器盖后,必须把弹链取下,再翻开受弹器座,才能找到枪管固定栓。当然,也许未来有一天,一个很牛皮的设计师能在结构上大胆创新,打破这个桎梏

其次是二次进弹需要取弹钩插入弹药和弹药之间,钩住弹药底缘,那弹药和弹药之间的距离就不能太小,所以SG43/SGM和PK的弹链,都非常的不紧凑。波兰人试图把PKM改成7.62NATO弹药和M13可散弹链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只能把二次进弹换成了一次进弹。

△ 为了使用北约弹药和弹链,波兰UKM机枪也只能采用MG42式的供弹系统

然后就是二次进弹和凸缘弹最适配,和无凸缘弹适配的不好,我国的80通机的7.62NATO出口版本,就偶尔会出现取弹钩取不下来弹的问题,有时候还有抽出来后没夹住的情况。就好比搬箱子时,如果箱子有个外凸的把手,那搬起来会更方便更不容易脱手。

△ 发射7.62NATO弹的外贸版80通机,还是要用闭式弹链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我国在研制发射无凸缘弹的机枪时,都没有采用二次进弹。苏联发射6×49mm弹药的AO64M机枪,还有发射5.45×39mm弹药的实验型PK机枪就都采用了一次进弹,受弹器座移到了节套后方,抛壳口的正上方。我国的201通用机枪也是一次进弹,输弹臂还特意拐了个弯,好和后方的受弹器座对齐。

△ 5.45mm口径的实验型PK机枪,弹链和抛壳窗前后位置差不多。说明它是一次进弹

△ AO64M改为一次进弹后经过进一步优化,机匣整体特别短

△ 由于201通机采用一次进弹,受弹器座位于节套后方,所以输弹臂也拐了个弯

总之,二次进弹+凸缘弹几乎是完美组合,但二次进弹+非凸缘弹就很难受,凸缘弹越来越少了,所以二次进弹也越来越少了。

1/1页